失效分析是判斷產品的失效模式,查找產品失效機理和原因,提出預防再失效對策的技術活動和管理活動。因此,失效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:明確分析對象,確定失效模式,研究失效機理,判定失效原因,提出預防措施(包括設計改進)。
失效分析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
20世紀中葉以來,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異軍突起(電子光學、斷口學、痕跡學、表面科學、電子金相學等迅猛發(fā)展),產品失效的物理、化學過程,已經能從微觀方面闡明失效本質、規(guī)律和原因。在此基礎上,失效分析逐步走上了較為系統(tǒng)、綜合、理論化的新階段,并在國民經濟和技術進步中發(fā)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,已為世人所矚目。
失效分析思路的內涵
本文以機械失效為例介紹失效分析的思路。
失效分析思路是指導失效分析全過程的思維路線,是在思想中以機械失效的規(guī)律(即宏觀表象特征和微觀過程機理)為理論依據,把通過調查、觀察和實驗獲得的失效信息(失效對象、失效現象、失效環(huán)境統(tǒng)稱為失效信息)分別加以考察,然后有機結合起來作為一個統(tǒng)一整體綜合考察,以獲取的客觀事實為證據,全面應用推理的方法,來判斷失效事件的失效模式,并推斷失效原因。因此,失效分析思路在整個失效分析過程中一脈相承、前后呼應,自成思考體系,把失效分析的指導思路、推理方法、程序、步驟、技巧有機地融為一體,從而達到失效分析的根本目的。
在科學的分析思路指導下,才能制定出正確的分析程序;機械的失效往往是多種原因造成的,即一果多因,常常需要正確的失效分析思路的指導;對于復雜的機械失效,涉及面廣,任務艱巨,更需要正確的失效分析思路,以最小代價來獲取較科學合理的分析結論??傊?,掌握并運用正確的分析思路,才可能對失效事件有本質的認識,減少失效分析工作中的盲目性、片面性和主觀隨意性,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。因此,失效分析思路不僅是失效分析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,而且是失效分析的靈魂。
失效分析是從結果求原因的逆向認識失效本質的過程,結果和原因具有雙重性,因此,失效分析可以從原因入手,也可以從結果入手,也可以從失效的某個過程入手,如“順藤摸瓜”,即以失效過程中間狀態(tài)的現象為原因,推斷過程進一步發(fā)展的結果,直至過程的終點結果“;順藤找根”,即以失效過程中間狀態(tài)的現象為結果,推斷該過程退一步的原因,直至過程起始狀態(tài)的直接原因“;順瓜摸藤”,即從過程中的終點結果出發(fā),不斷由過程的結果推斷其原因“順;根摸藤”,即從過程起始狀態(tài)的原因出發(fā),不斷由過程的原因推斷其結果。再如“順瓜摸藤+順藤找根”、“順根摸藤+順藤摸瓜”、“順藤摸瓜+順藤找根”等。
相關主題:噪音測試